鹽埕路上-沙多宮


  沙多宮其實路過好幾次,但實際去了解建築風格和廟宇特色,是沙普羅糕餅小舖的老闆帶我認識,沙普羅陳老闆很喜歡傳統的宗教廟宇文化,大溝頂新樂段(註1)的每年中元普渡,他都會帶頭幫忙準備,中元節當天可以在大溝頂新樂商圈看到完整的普渡儀式,是很難得的一件事,所以陳老闆對於附近廟宇文化也都相當熟悉,尤其沙多宮。



  說起沙多宮,沙普羅的陳老闆可是一點都不馬虎的介紹,正門門神上畫著二十四節氣,據說會放上二十四節氣的門神已經不多了,另一個令人驚喜的是門神也是由廟宇彩繪大師"潘麗水"所繪製,廟宇其他彩繪原本也大多經由潘麗水之手,但幾度廟宇整修後據說部分修復是由潘麗水之子潘岳雄所繪製,潘麗水的作品主要只剩下門神的部分,仔細看神韻跟畫工都很厲害。



  廟宇史料記載,沙多宮主要祭祀五府千歲(註2),建廟緣由與哈瑪星和台南有著密切關係,創廟者之一的柯高賢麗是澎湖人,日本時代跟隨父親移居高雄的鐵道部工作,高女則是在一間日資的文具店工作,認識了同事在鐵道部工作的丈夫。1924年懷孕動了胎氣導致血崩,巧遇台南的五府千歲經過哈瑪星遶境,高父便祈求王爺幫忙,沒想到五府千歲應允醫治,高女的病也奇蹟似的因服用五府千歲的藥而痊癒,便發願要追隨王爺,與村民齊心建造沙多宮。



  廟宇的文化歷史豐富性很耐人尋味,建造的建築師和建廟委員們也都各個有來頭,台灣的第一位現代高樓廟宇建築師"謝自南"(也是澎湖移民),在高雄除了三鳳宮之外,沙多宮也是他的作品之一,謝自南由年輕時學習木工廟宇建築,後來轉做水泥廟宇建築時,也運用了許多木桁架的美學造型,很值得細細品味。另外建廟委員當中也看得到另一位建築師的名字"蕭佛助",蕭佛助也是來自澎湖的移民,在高雄及鹽埕也蓋了許多經典建築,其中以大舞臺戲院最為知名(已拆除),目前他的大型作品以"中都戲院"最為人知。


  沙多宮由於是來從台南傳過來的信仰,在鹽埕當地老一輩也稱他為台南廟,在鹽埕的多元文化中,沙多宮雖然不是最老最大的廟宇,但也和周遭的生活圈組成一種微妙的生活結構,沙多宮緊鄰賊仔市和七福商場,也是鹽埕老社區中最豐富的地段之一,來鹽埕逛街吃小吃之虞,也可以來看看各種廟宇和建築文化吧!


註1:大溝頂主要是用路段來命名,位於新樂街和大仁路之間的稱為新樂段。
註2:主神五府千歲據傳是唐朝五個將軍,因為愛國愛民而受到後世歌功頌德。


沙多宮地址:高雄市鹽埕區富野路49號
文化資源地理系統介紹:http://crgis.rchss.sinica.edu.tw/temples/KaohsiungCity/yancheng/64001019-SDG

(沙多宮還有一個特點,就是廟裡有恭奉王船,王船上的配置和藝術價值也很高,值得一看!)

關注更多濱線熊的故事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amahoshi

留言